序 我小的时候,登上老家的天子岭,就能遥望山水相依的宁都,聆听“文乡诗国”的朗朗书声,心中颇有些向往。 二十年前,一次美丽的邂逅,我来到宁都县城,第一次攀翠微峰、水口塔,逛建国街、小东门,尝肉撮子、大块鱼,读“三魏”书、客家谱……渐渐地,我熟悉了宁都。如有朋友问及,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,只是略显粗浅。毕竟州府之地,走马观花怎能识得其“庐山面目”,三言两语又怎能诠释其深厚博大? 三年前,一纸调令,我成为地道的宁都人。从此,我与宁都结下了不解之缘。抑或是出于自身的喜好,这三年间,我几乎翻遍了州志县志,踏遍了山山水水,走遍了村村寨寨。我惊叹,宁都是一帧长卷,一帧让人悠然而醉的长卷。也常为此,在夜深人静时,我的眼前总是跳跃着“崇文、怀德、开放、致远”那令人亢奋、催人发愤的宁都精神。 徐徐翻开那一千七百多年的建县史,阳都、虔化、博生、宁都州,这些水乳交融的名字,耳熟能详;客家祖地、文乡诗国、苏区摇篮、赣南粮仓、赣江源头,这些熠熠生辉的名片,愈擦愈亮。走近她,就会发现:在武夷山脉与雩山山脉之间,可登凌云山以观日出,攀翠微峰以揽丹霞;可溯梅江、琴江,领略林海深处赣江之源的潺潺清流;可游千年古村、百宗祠堂,问祖客家谱牒的繁帙浩卷;可徜徉于美轮美奂的清荷稻花中,听取蛙声一片;可栖居在词章典籍、翰墨书香内,陶醉渴望的心灵;可穿越在革命旧址群、古战壕里,品闻战争的硝烟,追寻血与火的岁月。 所有这些,都凝结在《人文宁都丛书》里。这套丛书融革命史实、民俗风情、文学艺术、风景名胜于一体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多层次地展示了宁都这座千年古县的多彩风貌。丛书以清新而原汁的笔法,或记叙,或引用,或议论,洋洋洒洒,开开捭捭;仿佛是一位睿智的学者娓娓道来,邀您畅游宁都。展读全书,我们仿佛在时空中穿巡,在现实与历史的画卷中漫步。一卷在手,可含英咀华,领略人文无限风光,不入宁都城,便知宁都事。 丛书出版之际,表示由衷祝贺,应编者热情之约,欣喜之余写下上述文字。 是为序。
来源:新民网
|